Thursday, January 7, 2010

污染食物或致生女多男少


浸會大學生物系副教授黃港住表示,污染物質對雄性動物產生威脅,雄性動物出現「女性特性化」的趨勢,而這個情況在人類身上亦可能會出現。

美國曾有研究發現,當孕婦暴露在一種塑膠成分—鄰苯二甲酸鹽時,出生後胎兒的陰莖較短,而睾丸位置不對位,影響生育能力。近年不育個案持續上升,其中有部分個案是原因不明,可能亦與污染物有關。由於胎兒的細胞生長分化、變異的速度十分快速,最易受影響,流行病學的證據顯示,胎兒愈早接觸內分泌干擾素,如雌激素、雄激素和二噁英等,愈易增加以後感染疾病的機會。

黃教授在去年6月開始展開一項研究,利用老鼠進行實驗,將已受孕和剛出生的胚胎暴露在污染物下,發現在母體的胚胎較受影響。

雞皮雌激素含量最高
研究亦發現,受污染物影響的老鼠,其誕下的下一代多是雌性,而且顯示污染物濃度愈高,生女的機會愈高。

事實上,污染物最易透過食物進入身體,黃教授分析了來自本港、巴西、美國、內地的牛、豬、雞之內分泌干擾素含量,結果顯示,本港雞隻的雌激素含量,比中國、美國及巴西的雞隻為高,而且雞皮的雌激素含量,較雞肉高4至5倍。

另外,黃教授亦有抽驗本港的淡水魚和海魚,發現桂花魚及大眼雞含二噁英最多,而烏頭魚及紅衫魚的雌激素含量則最高。黃建議,市民應減少進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。

內分泌干擾素主要來源
雌激素: 包括用於殺蟲劑的滴滴涕、奶樽物料雙酚A
雄激素: 包括一般塑膠成分鄰苯二甲酸鹽、反雄激素二噁英

No comments: